第二個字是貧的成語大全列表
第2個是貧的成語
貧在第二個的成語解釋
- 安貧樂道 安於貧窮,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。
- 安貧守道 安於貧窮,恪守信仰。
- 安貧樂賤 安於貧賤,並以此為樂。
- 訪貧問苦 訪問貧苦的老百姓。
- 甘貧樂道 甘貧:情願受貧困;樂道:樂於守道。甘於受貧,樂於守道。是儒家所倡導的處世態度。
- 甘貧守分 甘貧:甘願貧困。守分:保守本分,不思非分之想,不作非分之事。甘受貧困,遵守本分。
- 家貧如洗 家裏窮得象水衝洗過一樣。形容極度貧窮。
- 家貧親老 家裏貧窮,父母年老。舊時指家境困難,又不能離開年老父母出外謀生。
- 矜貧恤獨 矜:憐憫;恤:周濟;獨:老年無子的人。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。
- 饋貧之糧 廣博的見聞是贈給知識貧乏者的寶貴的精神食糧。
- 憐貧恤老 同情和體恤貧窮年老的人。
- 欺貧愛富 欺侮貧窮,喜愛富有。
- 清貧如洗 指窮得一無所有。
- 人貧智短 指人一到無路可走的時候,思想遲鈍,辦法也就不多了。同“人窮智短”。
- 嫌貧愛富 嫌棄貧窮,喜愛富有。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。
- 一貧如洗 窮得象用水洗過似的,什麽都沒有。形容十分貧窮。
- 振貧濟乏 接濟貧窮的人和沒有依靠的人。亦作“振窮恤寡”、“振窮恤貧”。
- 賑貧貸乏 救濟窮人。
- 赤貧如洗 赤貧:窮得一無所有。形容極其貧窮。
- 濟貧拔苦 指救援貧苦人家。
- 分貧振窮 分財物救助窮困的人。
- 矜貧救厄 矜:憐憫。憐憫救濟遭受貧窮苦難的人。
- 憐貧敬老 老:年老的人;憐:憐恤。尊敬老人,憐恤家境困苦的人。形容人有恭謹慈愛的美好品德。
- 憐貧惜老 愛護老人,同情窮人。
- 耍貧嘴 沒完沒了地跟人說廢話或玩笑話
- 身貧如洗 身:自身。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,什麽都沒有。形容十分貧窮
- 人貧誌短 短:短小。人的處境困厄,誌向也就小了
- 樂貧甘賤 樂:喜歡;甘:甘願;賤:地位卑微。樂於貧困的生活,甘於卑賤的地位
- 甘貧守誌 甘:情願,樂意。甘受貧困,守住誌節
- 甘貧苦節 甘:情願,樂意;節:節操。甘心忍受貧窮,刻苦保持忠貞的節操
- 甘貧守節 甘:情願,樂意。甘受貧困,守住誌節
- 憐貧恤苦 憐:哀憐,同情;恤:體恤,周濟。同情周濟貧苦的人
- 清貧寡欲 清貧:貧寒。生活貧寒欲望很少
- 欺貧重富 欺:欺負。欺負貧窮的人,尊重富有的人
- 賑貧濟乏 賑:救濟。救濟和幫助窮困的人
第二個字是貧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2個是貧的成語接龍
貧在第二個的成語出處
- 安貧樂道 《後漢書·楊彪傳》:“安貧樂道,恬於進趣。”
- 安貧守道 宋·蘇軾《薦布衣陳師道狀》:“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,度越流輩,安貧守道。”
- 安貧樂賤 《後漢書·蔡邕傳》:“夫子生清穆之世,稟醇和之靈,覃思典籍,韞櫝《六經》,安貧樂賤,與世無營。”
- 訪貧問苦 郭壽《迷路記》:“平地春雷響,來了共產黨,訪貧問苦下了鄉,介梅見太陽。”
- 甘貧樂道 《後漢書·韋彪傳》:“安貧樂道,恬於進趣,三輔諸儒不仰慕之。”
- 甘貧守分 明·無名氏《吳起敵秦》:“止不過閉戶讀書,甘貧守分,中心無愧。”
- 家貧如洗 元·秦簡夫《剪發待賓》第一折:“不生幼習儒業,頗讀詩書,爭誇家貧如洗。”
- 家貧親老 西漢·劉向《說苑·建本》:“子路曰:負重道遠者,不擇地而休;家貧親老者,不擇祿而仕。”
- 矜貧恤獨 《魏書·高閭傳》:“甄忠明孝,矜貧恤獨,開納讜言,抑絕讒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