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結尾的成語大全列表
最後一個字是月的成語
第四個字是月的成語解釋
- 霸王風月 比喻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幽雅的事情。
-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質優。
- 冰壼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。
- 賓餞日月 迎送。多指歲月流逝。賓,通“儐”,指迎接。餞,指送別。
- 賓餞日月 迎送。多指歲月流逝。賓,通“儐”,指迎接。餞,指送別。
- 殘冬臘月 臘月:陰曆十二月。指一年將盡之時。
- 嘲風弄月 嘲:嘲笑;弄:玩賞;風、月:泛指各種自然景物。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。
- 嘲風詠月 指描寫風雲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。
- 成年累月 成:整;累:積聚。一年又一年,一月又一月。形容時間長久。
-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,秋天的月亮。泛指春秋美景。
- 常年累月 長年累月。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
- 撐霆裂月 形容聲氣驚人。
- 雕風鏤月 刻意吟風弄月。
- 二分明月 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,揚州獨占二分。原用於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。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。
- 芳年華月 芳年:妙齡。指美好的年華。
- 風花雪月 原指舊時詩文裏經常描寫的自然景物。後比喻堆砌詞藻、內容貧乏空洞的詩文。也指愛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
- 飛霜六月 舊時比喻有冤獄。
- 光風霽月 光風:雨後初晴時的風;霽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。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。
- 海底撈月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隻能白費力氣。
- 烘雲托月 烘:渲染;托:襯托。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手法。後比喻從側麵渲染以顯示或突出主體。
- 壺中日月 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。
- 荒時暴月 荒:五穀不收;暴:凶。指荒年或青黃不接的時候。
- 寒冬臘月 臘月:農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。
- 海中撈月 比喻勞而無功,白費氣力。
- 烘雲讬月 比喻從側麵渲染以顯示或突出主體。同“烘雲托月”。
- 猴年馬月 猴、馬:十二生肖之一。泛指未來的歲月。
- 壺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。同“壺中日月”。
- 華星秋月 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,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。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。
- 積年累月 積年:多年;累月:連月。指經過的時間長。
-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,而人事代謝無常。
- 鏡花水月 鏡裏的花,水裏的月。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,後比喻虛幻的景象。
- 九天攬月 攬:采摘。到天的最高處去摘月。常形容壯誌豪情。
- 積日累月 指經過的時間長。同“積年累月”。
- 積歲累月 指經過的時間長。同“積年累月”。
- 驢年馬月 不可知的年月。
- 沐日浴月 指受日月光華的潤澤。
- 拿雲捉月 形容才能本領非常高。
- 拈花弄月 指玩賞花月。
- 牛衣歲月 指貧困的生活。
- 披星戴月 身披星星,頭戴月亮。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,十分辛苦。
- 批風抹月 猶言吟風弄月。指詩人以風花雪月為吟誦的題材以狀其閑適。
- 披星帶月 頂著星月奔走。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。
- 清風朗月 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。也比喻清閑無事。同“清風明月”。
- 日角偃月 舊時相術家稱極貴之相。偃月,指額角似半弦月。
- 如花似月 形容女子姿容出眾。同“如花似玉”。
月結尾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4個是月的成語接龍
最後一個字是月的成語出處
- 霸王風月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五回:“今主上催花,與眾不同,能用火攻,可謂‘霸王風月’了。”
- 百星不如一月 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百星之明,不如一月之光;十牖之開,不如一戶之明。”
- 冰壼秋月 宋·蘇軾《贈潘穀》詩:“布衫漆黑手如龜,未害冰壺貯秋月。”
- 賓餞日月 語出《書·堯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昜穀。寅賓出日,平秩東作。”又:“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穀。寅餞納日,平秩西成。”
- 賓餞日月 語出《書·堯典》:“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昜穀。寅賓出日,平秩東作。”又:“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穀。寅餞納日,平秩西成。”
- 殘冬臘月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錯過了吉日良時,殘冬臘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- 嘲風弄月 唐·白居易《將歸渭村先寄舍弟》詩:“詠月嘲風先要減,登山臨水亦宜稀。”
- 嘲風詠月 唐·白居易《將歸渭村先寄舍弟》詩:“詠月嘲風先要減,登山臨水亦宜稀。”
- 成年累月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十二回:“平白的沒事還在這裏成年累月的閑住著,何況來招呼姑娘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