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結尾的成語大全列表
最後一個字是李的成語
第四個字是李的成語解釋
- 道邊苦李 比喻庸才,無用之才。
-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視的人。
- 道傍苦李 比喻庸才,無用之才。同“道邊苦李”。
- 凡桃俗李 平凡、普通的桃花和李花。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。
- 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裏浸過的瓜果。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。
- 方桃譬李 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。
- 浮瓜沈李 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。後代指消夏的生活。
- 公門桃李 公:對人的尊稱。尊稱某人引進的後輩、栽培的學生。
- 濃桃豔李 桃花濃麗,李花鮮豔。比喻人容貌俊美,神采煥發。
- 投桃報李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,我以李子回贈他。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。
- 夭桃穠李 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。
- 豔如桃李 容顏像成熟的桃李那樣嬌豔。
- 張王趙李 泛指一些人。也指尋常之輩。
- 避瓜防李 表示避免嫌疑。
- 僵桃代李 比喻代人受罪責或以此代彼。同“僵李代桃”。
- 門牆桃李 門牆:指師長之門;桃李:比喻後進者或學生。稱他人的學生。
- 夭桃穠李 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為對人婚娶的頌辭。同“夭桃穠李”。
- 以桃代李 比喻以自身去頂替別人。
- 夭桃襛李 亦作“夭桃穠李”。①《詩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華。”又《召南·何彼禯矣》:“何彼襛矣,華如桃李。”兩詩以桃李之花興新人之美。後多以“夭桃襛李”為讚頌新人年少俊美之辭。②茂盛豔麗的桃花、李花。
- 種瓜得瓜,種李得李 見“ 種2瓜得瓜,種豆得豆 ”。
- 桑中生李 桑樹上長李樹。比喻少見多怪。
- 滿城桃李 桃李:比喻學生。城中到處都有自己的學生。比喻學生很多
- 比張比李 比喻多方麵打比方
李結尾的成語接龍、出處
第4個是李的成語接龍
最後一個字是李的成語出處
- 道邊苦李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王戎七歲,嚐與諸小兒遊,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,諸兒競走取之,唯戎不動。人問之,答曰:‘樹在道邊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信然。”
- 道旁苦李 《晉書·王戎傳》:“樹在道邊而多子,必苦李也。”
- 道傍苦李 唐·許渾《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遊瓜洲別業,題舊書齋》詩 :“道傍苦李猶垂實,城外甘棠已布陰。”
- 凡桃俗李 明·王冕《題墨梅圖》:“凡桃俗李爭芬芳,隻有老梅心自常。”
- 浮瓜沉李 三國·魏·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沉朱李於寒冰。”
- 方桃譬李 南朝·梁·簡文帝《箏賦》:“乃有燕餘麗妾,方桃譬李,本住南城,經居東裏。”
- 浮瓜沈李 語出三國·魏·曹丕《與朝歌令吳質書》:“浮甘瓜於清泉,沈朱李於寒水。”亦作“浮瓜沉李”。
- 公門桃李 《資治通鑒·唐紀則天順聖皇後久視元年》:“或謂仁傑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門矣。’”
- 濃桃豔李 明·高濂《玉簪記·詞媾》:“誰承望今宵牛女,銀河咫尺間,巧一似穿針會,兩下裏青春濃桃豔李。”